您当前的位置 : 北京生活网 > 本地资讯 > 正文

推动信息化,打造新引擎 厚植科技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

来源:互联网 2021-09-22 14:26:07

引言:近年来,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,成为企业生产、决策支持的辅助工具,对企业经济发展、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由此而来,贯彻新发展理念,引入信息技术,推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创新,迎接新一轮的产业与技术革命是必然趋势。

1889_74b3d5270214f48a58abd06ce6f8e2e4.jpg

一、信息化建设的目的——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

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信息化技术作为新时代进步的推动力,早已突破单纯的技术范畴延伸到各行各业。就企业而言,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,使用信息化技术,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

长期以来,企业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,不能及时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重要数据,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差强人意。通过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,在项目层以BIM、IoT等技术为核心,将施工生产要素统一集成汇总,在企业决策层综合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分析、处理项目信息,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,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

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、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、整合,最终形成竞争优势。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作为工程局旗下基础设施专业化公司,如何在基础设施领域脱颖而出?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,开展智慧工地建设,探索智能建造应用,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:一是在项目前期工作中要综合运用BIM、大数据编制工程造价、制定施工计划;二是在项目建设期间,要利用IoT、GIS等技术为项目建设提供决策支持;三是在项目完工后,要综合整理项目全过程信息,建立企业数据库,持续积累、整合生产技能和技术知识,形成竞争优势,带动经济效益提升。

二、信息化建设的前提——企业运营管理和战略需求

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企业的需求。信息化应用的需求由企业运作管理与战略规划确定,通过信息化辅助企业的运作与管理,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;通过信息化辅助企业的战略规划,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变力;只有满足了企业的需求,信息化建设才能合理、实用。

信息化在提升企业运作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:使用信息化改善、优化业务流程,以信息化为推动力和载体来进一步优化流程管理。通过有效的信息收集、集成与共享,加强业务部门之间、价值链各阶段之间的联系,从而有助于实现流程的适用化、高效化、精益化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交通公司将围绕基础设施业务,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,持续彰显“基建专家”的品牌形象。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,大力推进先进制造设备、智能设备及智慧工地的推广应用,推动数字化与建造全业务链的深度融合,提高BIM技术覆盖率,有效支撑公司战略发展需求,助推公司基础设施业务更加专业化,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,向着“中建领先、行业一流”的企业愿景奋进,为现代化七局建设贡献交通力量。

三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——制定和建立统一标准

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着重于硬件配套和信息系统,忽视了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,导致信息标准缺乏、信息化建设不规范,造成“数据孤岛”现象,从而严重影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化建设。因此,加强数据规范、制定建设标准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。

标准化,既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基础,又是衡量信息化建设质量的尺度。通过标准化,规范信息化各要素的关系,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实施,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能否协调一致地实现目标。

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主要包括: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,建立企业的信息编码体系和标准;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,对各信息系统间各种软硬件的格式制定规范和标准;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,对信息系统模块划分、标准程序流程的编写、对象或变量命名、数据校验等过程和方法作出规定。

对于信息化应用单位而言,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技术标准是信息化运用的前提和基础,而运用的“自我标准”则是运用成效的一个重要“杠杆”。基于信息化的技术标准基础,交通公司的“自我标准”就是要通过配套的制度文件,构成内部信息化应用的规范,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定位、机构设置、人员配置、资金支持、系统构成等内容,形成项目、分支机构、公司三级互动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格局,进而形成完善的信息化建设“自我标准”,做到信息化统一标准,真正发挥出信息化系统应有的价值。

四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——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

数据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,开发、利用数据资源是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。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,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,这既是企业的财富,也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:在企业普遍存在“数据孤岛”现象,各业务系统间数据资源难以有效联通,仍需收集整理才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,这也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,数据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。

原始数据的收集是自下而上、分类整理,最终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。在建立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开展信息化建设,将企业各业务系统积累的数据资源集合到企业数据中心,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,提升协同工作效率,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
通过对企业数据资源进行总体规划,建立数据结构框架,打通数据链路,实现数据共享,就要做到三个“明确”:明确数据来源,确保数据链路可监控、可溯源,保障数据安全;明确数据结构,做好异构数据融合,保障数据存储和集成;明确数据标准,做好整体规划,解决数据孤岛现象。

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、复杂的系统工程,只有在明确企业需求的前提下,通过整体规划、统一部署,利用信息化突破传统发展结构的限制,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提升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,进而在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!(毕乾曾、李东海)